Dubsmash 曾是对口型短视频的鼻祖,现在它去哪儿了?

发布于 BaoLiba | 一篇属于短视频老炮儿的回忆录


1️⃣ 没错,TikTok 之前,还有个叫 Dubsmash 的存在

今天的短视频世界,提起 TikTok、抖音、快手,大家都不陌生。
但如果你是 95 后早期玩家,你可能还记得有个奇怪但魔性的 App——Dubsmash

2014 年,它凭借“对口型视频”风靡全球。
打开 App,选一段电影台词、rap 或搞笑语音,录个嘴型对上去的视频,几秒钟就能“整活”。不需要剪辑、不需要滤镜,一个动作:对口型,爆全网。

那时的 Dubsmash,红到连欧美明星、说唱歌手都在用,有些音乐甚至是通过它火起来的。
但现在?基本没人提它了。


2️⃣ Dubsmash 到底牛在哪儿?它引爆了短视频的一个关键逻辑

Dubsmash 是最早意识到“声音即内容入口”的平台。
早在 TikTok、抖音用“配音 + 剧情段子”吸粉前,Dubsmash 就已经玩起来了。你可以理解它是音频 meme + 短视频的鼻祖。

它的逻辑就是:

  • 一段熟悉的语音或台词
  • 搭配你的表情动作和创意表演
  • 形成病毒式传播

听起来是不是很像现在抖音、B 站上那些“对口型演绎”、“电影台词再演”之类的视频?
没错,Dubsmash 就是这一波玩法的起点


3️⃣ 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后来大家都不玩 Dubsmash 了?

它不是不牛,而是输在了时代变化和产品策略上

💡 第一,产品没进化
TikTok 的算法、互动机制、拍摄工具一路狂飙,Dubsmash 却还是原地踏步。

💸 第二,创作者赚不到钱
Dubsmash 一直没提供系统的变现渠道。没有投放、没有直播、没有创作者基金。用户只能“玩”,但玩久了总要赚钱,对吧?

🌏 第三,本地化严重缺失
TikTok 一路深入本地,建东南亚团队、发力印度市场、布局欧美甚至非洲;
Dubsmash?基本只在德国和美国混了一阵,从没真正触达中国用户。

📱 第四,功能太单一
不能混剪、不能合拍、不能跟拍挑战,没有社交链条。一个 App 只靠对口型,撑不了太久。


4️⃣ 它后来的结局如何?直接告诉你:被 Reddit 干掉了

2020 年底,美国社区巨头 Reddit 收购了 Dubsmash,试图用它的短视频能力提升 Reddit 的内容形态。

看起来很有前途对吧?
但 2022 年,Reddit 官宣关闭 Dubsmash,把技术整合进自己的 App,Dubsmash 正式寿终正寝

连个像样的退场仪式都没有。


5️⃣ 所以 Dubsmash 算是“失败者”吗?并不。

如果没有 Dubsmash,我们今天看到的 TikTok、抖音、快手、Reels 的很多玩法,可能都要晚几年出生
它是那个第一个敢把声音做成视频创意核心的平台。

所以就像一句老话说的:

它没能赢下战役,但它点燃了战场。


6️⃣ 给今天的中国内容创业者 & 品牌方的一些启示

📌 对早期玩家来说:先发未必先胜
Dubsmash 是第一个吃螃蟹的,但 TikTok 才是把螃蟹做成满汉全席的。

📌 对做 App 的人来说:工具≠生态
你不仅要有功能,还要有内容机制、激励机制、社交机制。否则再好玩也只能红一阵。

📌 对品牌来说:跟着文化走,而不是跟着功能走
TikTok 胜出不是因为功能强,而是它跟上了潮流文化、Z 世代语言、短平快商业逻辑

📌 对创作者来说:永远选择那个“能养活你”的平台
无论是快手、抖音、B站,还是小红书,只要有稳定的变现 + 长线流量机制,才值得投入精力。


🧯最后一句话:Dubsmash 消失了,但它的 DNA 还活在今天的每个短视频里

TikTok、抖音现在的各种爆款视频,很多玩法都源自 Dubsmash。
它是短视频玩法最初的火种,而今天的我们,正站在它点燃的那片火光之上。

如果你是品牌方、内容人或做出海项目的人,记住:

“内容玩法是有周期的,但内容创意永远不会过时。”

滚动至顶部